星期六, 六月 04, 2005

回帖保存:关于李维康的旗装戏

喜欢不喜欢是一个人的个人偏好,属于主观的评价,当然讨论这种主观的东西没有任何意义。但是京剧毕竟是客观存在,有他自己的一套标准。就像作诗要合格律,填词要合词牌一样,演京剧要合乎他的规范。我们评价一个演员,常常说他唱得如何规矩,举手投足都有准地方,就是这个道理。

人们常说一切事物都是发展的,规矩也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。可说这话的人常常忘了,与发展共存一体的是成熟,发展的同时也在成熟。15、16岁的小孩在长个,但你不能指望25、26乃至35、36的人还继续长。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就成熟定型了。而京剧的定型,早在解放前就完成了。如果李维康幸运,生得早几十年,而他的改造又得到了观众和其他演员的认可的话,那现在说的他的不对的地方可能反倒成为旗装戏的圭臬。不过很可惜,他没有机会参与到标准的制定当中去。

爱看戏的江核心提出与时俱进,与时俱进的同义词就是与时俱亡,虽然这点很残酷,但没办法这是事实。我们喜欢看戏,就跟喜欢读诗读词一样,喜欢的是一个时代的化石。但是很不幸,京剧跟诗词不一样,它不是记录在纸上,而是记录在一个一个演员的身上的。京剧是角儿的艺术,每一个名角的谢世,都抽走了京剧的一丝血脉。他们带走的是玩意儿,是本事,是每个人肚子里的上百出戏。

现在大家都高举发展的大旗,在这杆高高飘扬的大旗下不用担心功夫不到家,可以把自己所不能的统统去掉:龙套可以不再唱大字牌子,高登可以用调底唱点绛唇,武旦只剩下踢枪,京白变成普通话……一点一点的都把它剥离完了,且看看京剧最后还能剩下什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