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侃大保国
Roy注:这是看水流舟于2005年6月28日在中国京剧论坛发表的帖子片断。原贴讨论的是大保国中“臣不奏”一段该唱慢板还是快三眼。关于到底该唱什么Roy目前没有意见,但作者分析的这一段剧情的确下了功夫。整出大探二听下来,杨波整个就是一搅屎棍:)扇阴风点鬼火,上窜下跳,唯恐天下不乱,大有炸平庐山,停止地球转动之势。
大保国的背景想来诸位都非常清楚了,上殿的徐、杨二家,一个是定国公,先帝赐铜锤,可谓一人之下,万人之上,如今年迈,虎威犹在,在金殿上摆得资格,另一个却不一样,杨波岁数也不小了,手上握有兵权,是实权派人物,可也就混了个兵部侍郎,徐延昭有的是威望,杨波有的是实权,徐延昭再升官也升不到哪里去了,而杨波如果再不升官就可能失去实权,徐延昭要保国,是豁出去了,杨波要上殿也是豁出去的赌一把,因此这两位一块上了金殿。
在金殿上,杨波奏了三本,第一本,也就是那段“臣不奏”了,从奏的内容来看,确实是太平表章,因为杨波这个时候必须处处留余地,不能把话说破了,因此他奏了半天,什么关键问题都没说出来,最后来了句“臣不能够全知”,干脆把皮球踢给了徐延昭,就下殿去了,杨波此时应该是非常小心的,他官卑职小,全仗着徐延昭的虎威,因此万不敢一上殿就跟国太拌嘴吵架,说李良要篡位什么的话,他必须让徐延昭说话,因此第一本应该是平和的娓娓道来,而且还不排除此时杨波也在想究竟应该怎么奏下去,何况杨波此时岁数也不小了,如果一上金殿就毛头小子似的来段快三眼和国太吵一架,那成什么体统,不仅仅他的地位不允许他那样做,他的年龄也不允许他那样做。
杨波溜下殿去了,徐延昭继续在金殿上奏本,最后说到“为什么将江山要让别人?”国太生气了,叫徐下殿,徐下殿再请杨波上殿奏本,试想,如果前面杨波就把国太惹火了,这个时候还有余地吗?杨波上殿奏了第二本,第二本依旧没有说李良篡位,只是说了王蟒,最后以“太师爷比王蟒还奸”来结束,王蟒篡位,世人皆知,但是杨波没有说李良篡位,只是说他奸,说“奸”是有余地的,因为说他奸,他可以说自己忠,因此李艳妃叫李良顶本,意思就是说太师爷不奸,杨波又留下了余地,把那句“算得”留给了徐延昭,当二人再次下殿的时候,杨波依旧有再次奏本的余地,因此他去奏了第三本。
第三本已经无处可躲了,他直接提出了“烛影摇红某篡家帮”,其实是在提醒国太,搞不好就有性命之忧,可是这本奏完依旧没有结果,杨波真的有点恼火了,这个时候唱出“杨波奏本气昂昂”正能反应他内心的焦虑,接下来就是鼓动徐延昭打李良了,国太和徐延昭翻脸,拦住徐延昭,上殿请罪的还是杨波,因为他就算在最激动的时候也留了余地,这就是杨波的心机,他明白,他的政治前途在此一举,后来也果真如此,整出大探二下来,杨波是唯一真正得利的,太子还是太子,国太还是国太,定国公还是定国公,可是杨波呢?
说了这么半天,也不知道说清楚没有,我只是感觉,这次老谋深算的杨波上殿所奏的第一本应该是沉稳的,唱戏也自然就应该是慢板,如果国太对着一个上殿就对她慷慨激昂大呼小叫,还没说出个所以然的小官(你不全知你上来瞎诈唬啥啊),还能容忍的话,这位国太实在是太好脾气了,正常的情况应该是听他叫唤三句以后送他去菜市口(一笑)。
0 Comments:
发表评论
<< Home